早上騎車載著老婆來到淡水
第一次到鄞山寺時錯過了
再看了一下google map才知道 去鄞山寺要找汀洲會館
至於為甚麼會錯過
因為鄞山寺已經被住宅大樓給團團圍住
就像都市水泥叢林裡的一小塊都市綠化公園
從外圍的圍牆縫裡看到寺的燕尾
才確定了方向
今天比較早到
寺裡寺外沒什麼人
寺的旁邊就是改建的汀洲會館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鄞山寺經歷明、清、日治、民國時期
這兩篇石鑿公告的內容可以跟他的材質一樣孔武有力
寺不大,除了中間主寺之外
外側兩旁都是磚造房間
應該就是過去的"招待會館"了
牆面看起來閃亮亮
原來是為了減緩風化
所以用環氧樹脂來保護古蹟
雖然已經有修修補補的痕跡
甚至有住戶的生活痕跡
但是還是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原味裝飾可以緬懷
傳統閩南式的哭笑屋瓦
有石獅造型的山牆
安山岩雕成的龍柱
以前還沒有仔細看
一直到前陣子小六兒子的自然考卷上有一題選擇題
"廟裡的雕龍雕鳳的石柱是多由甚麼製成?"
答案是安山岩~
我當時還覺得大理石比較合理
因為安山岩裡的雜質多結晶多
雕刻成龍鳳石柱不就會很容易感覺髒髒的
其實安山岩也有雜質少的 例如觀音山石
是輝石含量較多的較均勻質地安山岩
一樣~為了避免風化
這裡的石柱也都被漆上了環氧樹脂
每間有年代的廟宇都會有的修繕感謝狀及修繕歷史
九點半,準備開始上課
『淡水,是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地方,以前這裡叫北投里,
是北投先民的故鄉。』
『淡水之所以可以開發得早又這麼的繁榮,主要原因就是有港,
以前的船沒有像現在吃(排)水量這麼大,所以是可以開進台北的,
沿著淡水河可以上行到新店屈尺;
沿基隆河可以到瑞芳;
沿大漢溪可以到三峽。
早期的淡水河可以停三千噸的船,現在世界最大的船已經達到百萬噸了。』
反覆查閱資料後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船應該就是"諾克·耐維斯號"
其實要先定義一下所以得"最大的船"
以前當兵時船的大小定義為最大承載時的排水量
現在上網查"最大"會有"最長"、"最大承載重"等差別
"諾克·耐維斯號"是目前最大承載重+自身重量的冠軍
不過這不是一艘新船
而是一艘很有歷史及集各國造船技術的精華船(或是拼裝?)
諾克·耐維斯號 曾改名叫做海上巨人號、快樂巨人號、亞勒維京號
最初是日本製,後來參加波灣戰爭(擔任運油船)時被擊沉
後來經過輾轉易主挪威、香港、印度等
最後的超高排水+承載總重號稱有90萬噸
目前已經被拆解
參考資料:壹讀、維基百科
『以前陸運不方便,還沒有這麼多道路,有水路是很方便的,
不過這幾條河到內陸一點後就會變窄變淺,
所以要靠"拉縴"的方式前進,雖然拉縴很辛苦,
但是比起走陸路,還是輕鬆很多。
早期這些船是要來運送東西出去賣的,
運送的東西有北投的硫磺、米、糖、木材、樟腦和茶等。』
台灣的糖源自於何西時代
曾經在清朝時期大放異彩過
外銷到日本及中國等地
但是在中法大戰時跌入谷底
後來日據時期,也為日本人賺進不少
"糖廍(音同步)"是將甘蔗製作成糖的地方
參考資料:南瀛產業誌
『"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腹地,因為要卸貨。
目前世界最大的貨櫃船大約可以裝載兩萬個貨櫃,
最新的貨櫃港已經可以做到全自動上下貨櫃,
完全不需要人了。
台中港是台灣重要的港,但是他不能裝載貨櫃船,為甚麼?
因為船不能開進去!!
貨櫃船需要的吃水量很大,台中港的潮差很大,
因為漲潮時有黃海南下的潮水,
還有南海北上的潮水,
這一南一北造成兩潮交會,就形成了高潮位,
但是一旦退潮也會退得很低,
一天有12小時是漲潮,
等於這些貨船要在這段時間內進港、卸貨、裝載後再離開,
一旦來不及離開,就要再等12小時,
但是船進港就要開始算錢,
一小時要幾萬美金的,所以貨船不來了。
貨船不來要怎麼辦? 就改接燃煤船,
煤進來後如果要在運送,成本就變高了,
所以乾脆就在港邊蓋起燃煤廠,
越蓋越多,現在已經蓋了十部燃煤機組。』
台中發電廠曾經短暫擔任過全世界最大的燃煤電廠
目前已經被蒙古燃煤發電廠給追過
『為甚麼台中的燃煤廢氣散不掉?
每年台灣都會有東北季風報到,從中秋吹到清明,
當風弱的時候,就只吹到東北部,
當風強的時候就會爬山,甚至越過山,
如果東北季風越過雪山山脈,就會吹到新竹,形成九降風;
往南吹到屏東,就是落山風;
台中的東邊是最高的中央山脈,風要爬將近四千公尺,
上升時是潮濕空氣,每上升一百公尺溫度降低0.6C,
下山時是乾空氣,每降一百公尺溫度上升1C,
所以上下一百公尺就有0.4C的溫差,
爬了四千公尺,就有16度的溫差,
上去時20,吹到台中就變成36度,不僅是熱風還是下沉的熱風,
所以台中港燃煤廠製造的煙根本排不出去,
結果現在越蓋越多,空氣汙染當然嚴重,
我們政府官員在建設的時候,都不會去考慮地形、氣候問題。』
某一次聽警廣時才知道
原來台灣的核電佔全台發電量的比例很小
上台電網站去查一查
獲得到的數據如下~~
下圖是從民國36年到106年的數據
其中近十年佔比最高的是燃煤和燃氣(天然氣)
這兩個加在一起就佔了80%的發電量
去年的核電在刻意降低下來到10%左右
不過核能在民國七十多年時曾經佔全台發電量的50%以上(275.5億度)
在近20年來燃煤、燃氣逐年提升下(兩者在106年達到1800億度)
比例才降到10%以下(215億度)
曾經在台灣風光一時的水力發電的比重則一直在2%以下
這20年來的總發電量都在20~30億度之間
老師在這裡特別提出最乾淨的能源
其實台灣已經進行了幾十年
日月潭水庫的發電設備是在西元1919年由日本人開始著手興建
在西元1934年完工,可以產生10萬千瓦的電
『日本人很厲害,這個電廠到現在還能使用,
而且他很不一樣,大部分的水庫發電都是"放水"、"製電"、"儲電",沒了,
日本人是在日月潭水庫下面在蓋兩座水庫,
分別是"明潭"和"明湖"水庫,白天用電量大的時候(電價高)排水發電,
晚上(電價低)利用剩餘的電,把下面兩個水庫的水抽回日月潭,
明天再繼續發電,所以完全沒有浪費的。』
傳統的洩洪發電稱為"慣常式"
可以把水抽回來的稱為"抽蓄式"
明湖水庫有兩座發電廠,一座是慣常式,另一座是抽蓄式
明潭發電廠則為抽蓄式的
資料來源:日月潭國家風景管理處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
水庫通常都免不了淤積問題
不過 日月潭沒有這問題!!
為甚麼?
因為大多數的水庫都是在河流中段建立大壩攔水
這樣的水庫稱為"在槽水庫"
另一種方式是把河水引進水庫裡
這稱為"離槽水庫"
在槽水庫可以直接承接河流上游下來的水之外
當然也必須要承接土石崩落、泥沙淤積、甚至大雨過後的混濁水源
而離槽水庫除了可以引進河流中的水源之外
可以在水源狀況不佳時,關閉引水管線
所以不會有泥沙淤積或濁度飆高的問題
參考資料:SYA(賽亞)的旅遊部落格
日月潭的水源是來自於濁水溪
濁水溪的水源則是來自於合歡山
為了取水
濁水溪沿途有多個小水庫(例如之前去過的武界)
所以現在的濁水溪水量遠不如以往的混混洪流
『以前來淡水生活的人很多,有錢的就來買地買房,沒錢的都給有錢的人做工,
像泉州人就會找漳州人來、福州人會找(湖南)新化縣的人、
潮州人就找汀州和梅州的人來。』
『人一多就會組同鄉會,也會把自己家鄉拜的神迎過來。
像是彰州的三山國王(巾山、明山、獨山);
新化縣人在景美的集應廟,祭拜安史之亂時戰死的張巡、許遠;
汀州人拜的定光古佛(鄞山寺)。』
這次介紹的汀州鄞山寺是客家人的寺廟
早期的客家人是源自於贛州
之後在汀州開始蓬勃發展
再遷徙到梅州時及潮州已經經營的很繁榮了
許多客家人就從潮州的汕頭這裡出海
有一部分就來到台灣
『鄞山寺是汀州人一對羅氏兄弟捐地蓋的,
原本是會館,也就是給大家距離聊天解思想情的地方
比較像現在的同鄉會。
所以後人把他們兄弟的墓遷到在這座寺的旁邊這裡來。』
『古代人很講究,想知道這個人從哪裡來,
就看墓碑,從左下先看
"汀郡羅姓人立",就可以知道這是汀州姓羅的後代立的,
右下寫的是時間,他是在道光任辰年桐月(四月)重修的,
中間的是寫兩位羅姓兄弟來自於 甲山 汀州府永定縣。』
"桐月"名稱一詞參考台灣民俗十二月令
立春雨水迎端月
驚蟄春分迎花月
清明穀雨迎桐月
立夏小滿迎梅月
芒種夏至迎莆月
大暑小暑迎荔月
立秋處暑迎巧月
白鷺秋分迎桂月
寒露霜降迎菊月
立冬小雪迎陽月
大雪冬至迎葭月
大寒小寒迎臘月
其實就是二十四節氣後迎接下一個月份
『從建築來看,中華文化中神住的跟人住的是一樣的,
同樣有四合院、三合院,
同樣用石、磚、竹、土角等材料,
差別在於樣式,神住的柱子有雕龍刻鳳,牆壁上有花雕,門口有擺石獅。』
光是一根柱子
就有很多學問
『蓋房子之前要先打地基,以前是拿石頭敲,
把泥土地打密,如果材質比較差,就挖掉,像是爛泥巴地的話,
再從別的地方挖泥土來囤,整平打密的土地叫做地基;
在地基上面再搭高一點,稱為台基。』
『道廟宇要看門神跟四大天王,
雖然都是"風"、"調"、"雨"、"順",但是各家拿的都會有些許不同,
像芝山岩的石頭公廟的"風"是拿九節鞭,
這裡的風神是拿錘。』
『同樣,左青龍右白虎的造型也是看設計者的創意,
這裡的青龍是玩龍珠,白虎的顏色是黃的。』
進寺廟後,一旁的解說牌有QR code可以掃一下
這裡所祭拜的不是神
而是一位道家和尚
也因為拜的不是"神",所以這裡稱為"寺"而不是廟
老師說
進寺廟首先要看的是對聯
再來是匾額
通常對聯都是書寫著這寺廟的歷史
匾額代表的是地位
因此題字的人很重要
功昭宋代巍巍廟貌尊千古
澤及盛朝燦燦金身顯八方
從右對聯可以知道這間寺廟源自於宋代
左聯則是表示清朝時已經佛法無邊了
從"盛朝"這樣歌頌的字眼上就可以知道
這對聯是清朝時寫的
中間的"坐鎮海門"四字
要拿來當主匾額
勢必題字的人要有些斤兩
『從第一句可以知道題字人士中了庚申年的進士,
但是下面又再進一步的給了"恩"這個字,
表示這進士是恩典的,研判不是正取。
後面"待詔"表示他還沒拿到官名,還在等待職位中。』
鄞山寺內的柱子也很有意思
除了樑之外
樑與樑之間的連結不是用釘子
『這叫做瓜柱,將一根木材依照需要夾住的樑的大小去鑿出來,
再從樑的一端慢慢地敲打進去,所以沒有用到任何一根釘子。
把他取名叫做"瓜",儒了外型圓圓胖胖的很像瓜之外,
也有取瓜類很多籽,希望可以多子多孫的意思。』
樑上有很多跟中國民間傳說故事相關的圖騰
從樑下方延伸出來與柱子呈90度
好讓柱與樑之間更加穩固的建築設計
這設計稱為"員光"
參考資料:教育大市集 鄞山寺
除了瓜柱可以連結樑與樑之間
另外還有一種被稱為"獅座"
看起來是獅子在承受樑的重量
有些是民間傳說當連結
像這個就是劉海戲三角蟾蜍的故事
不過民間流傳的故事版本非常的多
有劉海為了救師傅、為了救老婆、救老爸等
總之~故事中的蟾蜍很愛錢
會到處去搶劫人家的銅錢
所以被瀟湘子打斷了腿
從此只能出去把錢咬回家
也成了現在到處都有在賣的三腳蟾蜍
記得~擺在家中的三腳蟾蜍,頭要向外
再來是鄞山寺的公文
『開頭的"欽"表示公文,"署"表示為代理,
"北路淡水"是指苗栗以北的淡水廳,是當時的籌備縣
"分府"是指知府的分府,大約是清朝的五六品官。』
『最後有公文的日期,"新莊"表示地名,
台灣有很多"莊(庄)",從淡水往三芝過去有北新庄、舊庄、新庄子。』
此時有一個小孩爬上了通往定光古佛的"斜坡"
被老師瞬間臭罵了一頓
『這是給神走的,不是給人走的。
來到廟裡,要懂得基本的規矩,
古代皇宮前面也有一條,上面有龍的,你走走看,
馬上殺頭。』
供俸定光古佛的這間上方也有一個匾額
上面寫著"分被東寧"
『這匾額一定不是清朝寫的,因為東寧是明朝對台灣的稱呼。
從匾額旁的小字可以看到,清光緒甲午是西元1894年。』
當時正在打甲午戰爭
隔年台灣割讓給日本
所以可能沒人管吧!!
日據時期:西元1895~1945年
進入主廳
兩側除了有彰顯朝代及佛法的對聯之外
還有晨鐘暮鼓
『定光古佛是宣揚佛法的和尚,因為他到汀州去宣揚佛法時,
還幫當地居民除害,所以在他死後,客家人幫他用竹子製作了身體,
而且各個關節還做得很細緻,所以他不是一般常見的木雕神像,
而是軟身的。』
大廳外的木獅子應該是被燻黑的吧??
也有可能是刻意用黝黑的色調營造整體的莊嚴肅穆
最後我們回到寺旁的別院
『寺廟除了可以拜拜,還可以開會,開甚麼會? 開處理水的會。
以前水很重要,當然現在也很重要,但是沒有水就沒有生計,
所以會需要一個場所,集合地方重量級的人,來討論水權。
另外就是做生意的地方,當一個招待會館。』
鄞山寺在網路上的資料非常多
包括他的蟾蜍眼傳說,據說廟後方有兩口井
以前曾經興風作浪了一段時間
後來跟泉州會館對沖,所以被對方作法戳瞎了守護神蟾蜍的一隻眼睛
所以現在這兩口井一個是清澈的,一個是混濁的
另外也有寺前的半月湖的傳說等等
不過今天沒有時間細細了解
未來有時間要好好閱讀後再到現場來體會一下前人的風水美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