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老婆講了好幾年的太魯閣
今天白楊步道也開放了
不過因為行程時間不太夠
所以先留著 下次再來走
太魯閣最有名的步道是砂卡噹
但是聽說小錐麓很漂亮
網路上建議大家把車停在車位較為充足的太魯閣遊客中心
從遊客中心停車場走到砂卡噹隧道大約兩百公尺
沿著隧道走~在這炎熱的天氣裡是相當舒服的
(現在車不多~廢氣當然不多)
走道旁還有原住民圖騰
有沒有眼熟??
是不是跟武塔國小一膜一樣
這隧道是蠻長的
但是我們沒有要走完全程
大約走不到一百公尺旁邊就有個冷氣洞
真的超涼的~
這裡就是小錐麓步道的起點啦!
這樣看起來有沒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現在年輕人拍照都不喜歡笑了
才要升小五就失去童年了嗎?
接下來有好一段上上下下的階梯
全都是沿著石壁搭建而成的
旁邊的防護網有沒有很有感覺
甚麼感覺?
像不像侏儸紀公園裡的鳥園
待會會不會有異手龍跳下來?
這一段雖然涼爽
但是真的是要上上又下下的
路上的指標也都蠻有質感的
這一段是小鬼最喜歡的
這兩條路其實是同一個方向
"探險棧道"就是走繩索
看起來大家都很熱血
所以上面塞滿滿
下面也塞?
因為下面的要幫上面的拍照
所以塞車了
左邊穩固
右邊刺激
等~
因為上面有寫"一次限五人"
所以大家都很遵守規定
即使有阿姨在上面嚇哭了不走了
還是要等~
等久了就是你的了
這扶手高度對小牧來說有點高
其實吊橋下面很寬的
兩側的網子密度也很高
走起來相當安全
太魯閣國家公園最重要的一條溪-立霧溪
不過目前水量沒有以前印象中的大
溪床上的裸露岩石面積相當大
不過單看山形峭壁的話
還是很有氣勢的
繼續往前走
開始出現泥土路時
就表示小錐麓步道差不多走完了
接下來再走一小段就會接到赫赫有名的砂卡噹步道
這段泥土路會經過一個隧道口
應該是為維修用的吧?
反正不能進去
砂卡噹是繼續往前走
沿著溪岸走就對了
雖然是在林蔭間
但是接近中午的氣溫也是很高的
前面的紅橋下方就是砂卡噹步道的起點
從這裡就可以看到橋上的車輛超級多
對面的砂卡噹停車場早就滿了
還有遊覽車直接停在橋上讓遊客下車的
橋下告示牌有寫~砂卡噹步道原本是工作車道
所以挖出來的形狀不高
剛好是讓像鐵牛的工作車通行用的
從這裡開始就像逛菜市場了
天氣很好
人很多
這裡是著名的國際景點~
阿豚號稱150
這高度差不多兩公尺
要開始散步囉~
這小子喜歡沿路拍拍拍
問題是
他從來不看他拍的東西
也不知道拍了要幹嘛?
再過幾年可能就跟他哥一樣會臭臉拍照了
現在要珍惜
有沒有像黑部立山? (幻想)
相較於砂卡噹的鬼斧神工
我們比較在意的是底下的綠寶石
隱隱透出綠光的綠寶石
惹得小鬼一直問
"我們可不可以下去玩啊?"
當然是"不行~不行~"
你沒有看到沿路到處是
"禁止跨越欄杆"
"禁止戲水、垂釣"
你們死心的好好欣賞這片精彩地質吧!
從紅橋開始到這裡1.5公里
這裡稱為五間屋
顧名思義就是有五間木造小房子
這裡是原住民的小市集
旁邊有原住民設立的私人廁所
請自行投10元
誠實商店的概念
對面的原住民開店招客
上面的原住民架網抓蟲
小鬼相了很久決定要買"馬告香腸"
吃起來還不錯吃
不過小牧咬了幾狗就說不要了
阿豚立馬嗑掉
老媽因為腳痛所以先行折返
所以我們也在這裡做一個結束
再下去還有三間屋
等下次再來挑戰啦~
這個山坳
這段步道
好像電影場景歐
剛好在這裡看到"榕樹的果實"
五間屋以原住民語來說叫做"斯維奇"
是地名也是樹名
而且不是一種樹的名字
意思是各種"大片葉子的榕樹"
這種樹的果實都是長在樹幹上
就像上面這樣
走回吊橋這裡
突然空蕩蕩的
所以小鬼又跑去再走一次
是在為明天的野猴子體驗暖身嗎?
回程人變得比較少了
所以走起來也比較快速
回到遊客中心
先來去冷氣房裡稍微冷卻一下
這裡的設計很有趣
解說看板有科學也有藝術
小牧看到這些小傢伙
一直叫我幫他拍照
在遊客中心稍作休息之後
再度驅車南下
經過新城鄉之後
直接來到花蓮市
上次食尚玩家有介紹的臭豆腐
外皮酥脆內餡柔軟
老媽偏愛全酥的
我還挺喜歡這種的
只是發酵的酸度好像有一點點不是那麼夠
泡菜的酸度是絕對打槍啦~
隔壁有個老外開了一家義式捲餅
雖然他是寫比薩
但是只有餅皮有烤過
上面放了很多生菜、橄欖、一些醃漬物
最後再捲起來
所以我稱為捲餅
好不好吃~哈
奇怪,我以為我很好養的
中途再停了滿妹豬腳
恩~
自從店變大了、工作人員暴增了
品質似乎有點衰退了
沒有過去的感覺
喜歡滷汁的小鬼也不捧場
所以就掰掰了
接下來轉往193縣道
這裡有九年前的回憶
九年後的193更漂亮也更繁榮了~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