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13-0914 做你最好的僕人而不是奴隸

【做你最好的僕人而不是奴隸】...大家對僕人的定義是甚麼? 在"僕人"這本書裡的定義是...給你所需要的,而不是給你所想要的,因為前者是僕人,後者是奴隸.

"僕人"這本書主要是寫經理人的養成概念,利用故事及對談的內容,讓人了解到"經理人"不一定就是管理者,每兩個人就可能會有一位經理人,在不同層面上你有可能是我的經理人,我也有可能是你的經理人,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只要群居在一起,就一定會有"經理"事件發生,但是當你面對需要"經理"的時候,你會以何種方式進行呢?

阿豚上小學已經兩個禮拜了,早起對我來說不是他最需要改進的部分,而是動作快,每天催他起床、更衣、刷牙洗臉、吃早餐、穿鞋,催促感令我生氣(不催他就會定格...),之後會開始制定一些規矩

~先硬後軟~

"動作快,不然就拿棍子在後面趕"
,再不然,
"加油!! 我知道你可以的,如果7:30前出門就給你一個+"

沒用....

每天送他去學校後,還要再催促他趕快進教室,不再要小門、操場、沙坑、樹屋閒晃,有多次看到他背著書包直接轉往沙坑...氣死我了,還追進校門去趕他進教室.有一天!! 回家後跟他聊一聊...

"你為什麼都不要直接進教室"
想了一下..."因為,我在想,他們為什麼可以在操場玩球?"
"ㄚ你也可以啊!!早一點進教室,放下書包較可以去玩了啊?"
"可是...我還要吃早餐"
"那你不會早一點起來吃早餐歐"
"好~那要叫我"
"但是,叫了就要起床了歐"

就這樣,這禮拜開始,他就從原本的七點起床變成六點半起床,但是~比七點叫他起床的速度還要快,雖然還是會小發呆,但是為了要去玩,他的速度是比之前快多了,而且不會有怨言!!!

其實,經理的概念用在家庭生活也挺好的,用在公事上就得看經理人的經理概念如何了?畢竟,當僕人是需要多花點心力的,不是看看數據就以為可以如何進行,只會拿數據做判斷的就是差勁經理人的第一症狀,因為你忽略了員工的"需求",只在乎到公司的"需求",別說甚麼公司好員工就會好,通常公司的獲利都不會到員工口袋裡,更別說員工是公司資產這種話~~

在過去,這樣的話似乎是一種勞資一體的口吻,但是實際上是

"你是公司的設備,要我就留下,不要我就報廢",一來是不被尊重,二來也不是事實,實際上是,勞資是合作關係,資方需要勞工,所以聘請你,今天若有更好的發展,勞工要走,資方也留不住,所以雙方應該是對等的關係!!

在過去,公司與客戶結構設計最上頭的是老闆,最下層是員工及客戶,這也充分展現出資方主義的大頭症思考,其實這結構裡面最不重要的是老闆,沒有客戶,你的東西再精美、再便宜也不會賺錢,少了第一線的員工,你的東西叫老闆自己做嗎?所以早在十幾年前,這種架構就已經被顛倒過來,形成倒三角形,在這經濟架構哩,最重要的是客戶,再來是第一線的員工,再來才是課長、經理、廠長'老闆之類的...越底下越不重要往往這些人請假個一天半個月的對公司的生產效率及士氣最能提升.

回過頭來,你的需求是甚麼? 我覺得最重要的兩項是...

1.薪水- 因為要養家活口,所以要有薪水薪水可以支撐我想在這家公司待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合理的薪水是需求,不合理的薪水是慾望,滿足你的慾望就變成奴隸了!!

2.成就感- 大多數的員工對於工作都會有一種期待感,期待能大展身手,期待能學以致用,正常來說,主管會想聘請員工,應該也會考量到他的身家背景,學歷經歷,不過~現在的主管似乎更希望你能當個聽話的人,最好當個布娃娃,教你往東就往東,教你說對不可以說不要,失去揮灑空間的員工,還會有向心力嗎? 身為主管,主要工作是制定目標,再由員工發揮才能與創意去完成目標,當主管的~如果非得事事規劃好,那就應該來當員工會比較妥當!!

有個著名的例子: 公司近期將一位優秀的起重機司機升作管理組長,卻面臨到失去一位優秀的司機及面臨一位糟糕的主管的困境!! 在分工的世代裡,要謹守分際 !!

回到弈叡的例子,很多時候會聽到主管在抱怨...為什麼他們都不能為公司想...因為管理者都不為員工想~~其實這兩者之間沒有背道而馳

我希望阿豚可以自動自發,動作快一點!!我希望的是"他可以早一點到學校",但是我不能站在我的立場去想,應該要站在他的立場去想,"早點到學校可以有很多時間可以玩",這是他的立場,但是可以達到我的目標,所以在照顧他所需的同時完成我的期望,這就是雙贏.

多一點人本思考,少一點資本高度,很多事情就可以在一團和樂的氣氛下完成,不過覺得過太爽就是錯的!!

以上是...看完一年【僕人】後的心得感想...拖的真久...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