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的十個地形
站在野柳地質公園內的一處涼亭高點
老師說
要從這裡至少找出野柳的十個地形
站在野柳地質公園內的一處涼亭高點
老師說
要從這裡至少找出野柳的十個地形
1. 沉積岩海岬
野柳海岬是一個延伸出去有3.5公里長的狹長地形
他不像富貴角和麟山鼻是火山碎屑熔岩流海岬
野柳海岬是沉積岩海岬
從哪邊看出來
從這一路走進來看到的都是砂岩就可以看出來
他不像富貴角和麟山鼻是火山碎屑熔岩流海岬
野柳海岬是沉積岩海岬
從哪邊看出來
從這一路走進來看到的都是砂岩就可以看出來
這麼狹長的沉積岩海岬也不容易
查閱資料時有看到一種說法是
因為野柳在兩處斷層的中間
斷層出現時 地裂了 海水灌入侵蝕 形成了海灣
野柳剛好在兩個海灣之間
就形成了狹長地形
2. 單面山
單看單面山就更能指出野柳海岬是沉積岩地形
單面山多是沉積地層受到地殼擠壓而攏起
逆向坡受到海浪侵襲、崩脫,呈現出陡峭面
順向坡呈現出平緩狀,還可以略帶些植披
單面山在台灣北海岸往東是很常見的景觀
3. 海蝕平台/海蝕洞/海蝕溝//凹壁/海蝕斷崖
靠近海平面,海浪打得到的平坦區域就是海蝕平台
靠岸邊幾乎呈垂直的斷崖就是海蝕斷崖
沉積岩的堆疊常會有不均勻的物質填充其中
海浪會把軟的、爛的東西掏空洗淨
形成的凹洞、漩渦會讓海蝕凹壁容易形成
大一點就成海蝕洞
上面垮了就成了海石柱
因為沉積岩地形的關係
底下的砂岩長時間受到上層擠壓
當上層的因為風化、侵蝕等原因而消失時
原本被擠壓的力量不見了
後來露出來的砂岩也就出現裂縫
靠進海水的裂縫就被海水潮汐侵襲的越來越長 越來越深 越來越寬
就形成了海蝕溝
4. 壺穴/聯合壺穴/複式壺穴
壺穴除了常發生在河邊、溪邊
海邊也是常常可以看見
水裡的漩渦將岩層挖出一顆顆又圓又深的洞
當有多個因為邊緣擴大而連在一起的壺穴們
就成為聯合壺穴
有些壺穴內還有小壺穴
形成同心壺穴
就稱為複式壺穴
5. 蕈狀岩/蜂巢岩/薑石
會被稱為蕈狀,就是因為遠遠看就像顆蘑菇
上面大,下面小
而且顏色還不一樣
站遠一點看就可以發現
上層暗色砂岩的"高度"幾乎是一樣的
因為它們原本就是"同一層"
只是因為風化、侵蝕的程度不同
膠結、硬度也不同
所以有了顏色和成行上的差異
蕈狀岩也因為外型像密密麻麻的蜜蜂窩
所以也被稱為蜂窩石
不過這個蜂窩不是被海水侵蝕而形成的
而是當他還在海裡的時候
被多孔生物寄居時鑽出孔
老師要我們進一點看
即使已經經過了數萬年
幾乎每個孔洞內都可以看到生物痕跡
六月時因為老大班上畢旅
所以跟著去了一趟石梯坪潮間帶
在哪裡就可以看到生物的"挖石"能力
岩石上的凹痕都是海膽挖出來的
在每條溝的末端
還可以看到兇手盤據在那邊
看完上面看下面
蕈狀岩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女皇頭
幾乎每年都會被報導女王脖子快斷了
主要就是被風"砂"侵襲了
老師說不是上層的砂岩比較硬
而是侵蝕力道強的風沙比較重
會貼著地面飛
所以專攻下層砂岩
6. 結核/燭台
來到這裡,一定要講一下結核
大自然有很多現象就跟"人"一樣
大家比較常聽到的是肺結核
肺結核就是結核菌在肺部被肉芽組織包覆
在沉積岩中也會有不均勻的物質存在
其他物質就會慢慢向他靠攏
把他團團包覆住
就成了沉積岩中較硬的一部分
野柳就像一個大型博物館
隨處都可以看到結核
旁邊山壁上就有好幾個圓圓突出的結核
腳下也不少
當結核受到風化、侵蝕後
旁邊較軟的部分就會被帶走
較硬的結核就會慢慢裸露出來
剛開始就像這樣
像顆蛋黃
也像顆腦袋
如果邊還有節理斷面
結核還會慢慢被舉起
(其實是周圍的被侵蝕殆盡)
慢慢地越來越凸
就像一盞點了火的蠟燭台
來到這裡,一定要講一下結核
大自然有很多現象就跟"人"一樣
大家比較常聽到的是肺結核
肺結核就是結核菌在肺部被肉芽組織包覆
在沉積岩中也會有不均勻的物質存在
其他物質就會慢慢向他靠攏
把他團團包覆住
就成了沉積岩中較硬的一部分
野柳就像一個大型博物館
隨處都可以看到結核
旁邊山壁上就有好幾個圓圓突出的結核
腳下也不少
當結核受到風化、侵蝕後
旁邊較軟的部分就會被帶走
較硬的結核就會慢慢裸露出來
剛開始就像這樣
像顆蛋黃
也像顆腦袋
如果邊還有節理斷面
結核還會慢慢被舉起
(其實是周圍的被侵蝕殆盡)
慢慢地越來越凸
就像一盞點了火的蠟燭台
隨著結核外型、尺寸與底下風化的階段不同
大家都會發揮想像力來取名稱
什麼冰淇淋、獎盃等等
在野柳各處分布著各種階段的型態
未來或許都是下一個野柳之星
另一種型態是貼在地面上的
表面有結理斷面
長的像趴在地面的薑
所以被稱為薑石
其實也蠻像木乃伊的
8. 化石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海邊的沉積岩裡有化石其實沒什麼稀奇
稀奇的是在離這裡有好長一段距離的芝山岩
7. 結理縫/豆腐岩/風化紋(銹染紋)
在變質岩裡有一種是填縫的
像在東部海邊很容易就可以撿到畫了十字線的安山岩
因地層錯位而產生的裂痕
很容易填充了一些可以被水帶著走的東西
這裡的砂岩層上的節理縫裡也會以同樣的狀況
在變質岩裡有一種是填縫的
像在東部海邊很容易就可以撿到畫了十字線的安山岩
因地層錯位而產生的裂痕
很容易填充了一些可以被水帶著走的東西
這裡的砂岩層上的節理縫裡也會以同樣的狀況
節理產生的縫
就跟十字路口一樣
有些可以拉得很長很長
一層層的堆疊好像水墨畫
深色的部分是氧化鐵的沉積物
所以又被稱為銹染紋
老師說這裡還帶有藻類
所以顏色深淺很多變
9. 溶石盤
常常會被誤認為是純粹地面凹凸不平的狀況
其實這裡面是有學問的
不要看到地面有洞就猜他是壺穴
壺穴是被漩渦侵蝕出來的
所以會有一個特點 - 深
溶石磐是很淺的
所以被稱為"盤"
他的形成是軟硬造成的~沒錯
不過不是風化造成的
而是鹽結晶的造成的
老師說野柳的有些侵蝕是在海裡形成
有些是在陸地上形成
溶石磐要在離水不遠的陸地上形成
野柳有半年要受到東北季風的侵襲
這段期間海邊風很大
浪可以打上陸地
海水會滲透到砂岩表面的縫隙裡
等到太陽一曬 海水蒸發了 留下的是鹽結晶
鹽結晶會把細縫撐大
鬆軟的沙就會崩落
風一吹就不見了
反覆這樣進行 就形成了凹面
也就是大家看到的溶石磐
常常會被誤認為是純粹地面凹凸不平的狀況
其實這裡面是有學問的
不要看到地面有洞就猜他是壺穴
壺穴是被漩渦侵蝕出來的
所以會有一個特點 - 深
溶石磐是很淺的
所以被稱為"盤"
他的形成是軟硬造成的~沒錯
不過不是風化造成的
而是鹽結晶的造成的
老師說野柳的有些侵蝕是在海裡形成
有些是在陸地上形成
溶石磐要在離水不遠的陸地上形成
野柳有半年要受到東北季風的侵襲
這段期間海邊風很大
浪可以打上陸地
海水會滲透到砂岩表面的縫隙裡
等到太陽一曬 海水蒸發了 留下的是鹽結晶
鹽結晶會把細縫撐大
鬆軟的沙就會崩落
風一吹就不見了
反覆這樣進行 就形成了凹面
也就是大家看到的溶石磐
10. 貝殼沙灘
老師說~家長要帶小朋友撿貝殼
至少要認識十種貝殼
老師說~家長要帶小朋友撿貝殼
至少要認識十種貝殼
層理清楚的砂岩地形
野柳是個平易近人的戶外地質教室
很多"骨董"都隨處可見
人擠人的女王頭反而普通
在這裡可以看見千年萬年前一點一滴形成的地形
更可以看見它們不同時期的型態
這對我來說是最可貴的地方
漸進式的標本最容易理解
最後同場加映- 赤背松柏根
有美麗的紅色背部
白色腹部
老師說他是小頭蛇屬
以吃卵為主
吃其他爬蟲類和龜、小鳥的蛋
所以可以在沙灘生活
牙不尖很鈍 所以一旦被咬會很痛